杭州市濱江區出臺了《關于策源新質生產力 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若干政策意見》(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相關意見建議請于2024年5月30日前反饋。
公示時間:2024年4月30日-2024年5月30日
聯系人:邱逸飛、姜燕妮
聯系電話:0571-89520404
附件:《關于策源新質生產力 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若干政策意見》(征求意見稿)
杭州市濱江區發展和改革局
2024年4月30日
區黨委 區管委會 區政府關于策源新質生產力 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若干政策意見
(征求意見稿)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忠實踐行“八八戰略”,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統籌推進省委三個“一號工程”,圍繞市委“深化改革、強基固本”主題主線,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天堂硅谷、打造硅谷天堂”,順勢而為、勇擔使命,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目標任務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創新第一動力,用好改革關鍵一招,走好開放必由之路,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完善“1+X+N”政策矩陣,引領優化“一園三谷五鎮”產業新布局,迭代完善“1+2+6”高能級創新平臺體系,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與人才創新發展生態,培育更具成長力的企業梯隊,提供更具支撐力的發展空間,構建政務服務新生態,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堅定不移加快推進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建設天堂硅谷、打造硅谷天堂”,奮力在“勇攀高峰、勇立潮頭”開新局中爭當尖兵、勇當闖將。
二、政策措施
杭州高新區(濱江)每年從財政支出中安排不低于百分之十五比例安排用于產業扶持資金,在杭州市濱江區及特別合作區提供各類產業發展空間,用于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體系、高水平科技成果轉化地、高品質創新人才匯聚地,大力做強世界級數字產業集群,推進新產業新賽道集群化發展,促進制造業融合化綠色化發展,持續壯大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營造更優企業發展環境,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不斷提升鏈接全球高端資源要素的能力,持續擦亮“高質量發展的一面旗幟”,推進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效。
(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1.鼓勵科技企業創新創業。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10億元,用于科技型企業培育。鼓勵各類創新創業人才創辦科技型企業,對認定為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杭州市新雛鷹企業、浙江省科技小巨人企業、浙江省科技領軍企業給予獎勵。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高研值”企業實施研發后補助激勵政策,鼓勵企業設立研發中心等各類創新載體。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對新獲得各級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給予獎勵。圍繞高質量發展主線,打造更具創新創造活力的全域科創生態體系。
2.提升知識產權運用效能。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1.5億元,圍繞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工作鏈條,修訂后的政策優化調整部分項目標準,填補數據知識產權、產業創新聯合體、海外知識產權公益服務站等工作資助空白,將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創造質量,強化知識產權運用效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提升知識產權服務效能。
3.推進孵化培育體系建設。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1億元,鼓勵孵化載體專業化升級、服務品牌化升級、資源國際化升級,給予績效獎勵、運營補貼等;將孵化載體建設作為培育科技企業的重要抓手,鼓勵提升孵化績效,完善高質量發展孵化體系;加快孵化載體梯隊培育,以“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特色小鎮”全鏈條孵化體系,為科技型初創企業提供全要素、全周期的創新創業服務。
4.鼓勵產學研合作。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5億元,圍繞區內智能物聯、生物醫藥等5大生態圈,打造新型實驗室體系,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群和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實施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行動,進一步優化企業創新聯合體、概念驗證中心、中小試基地建設,支持技術轉移、技術咨詢、專業培訓、檢驗認證等專業化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發展,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暢通“科學—技術—產業”轉化鏈路。
(二)創新提質產業提級,推動產業集聚融合發展
5.激發高成長型企業創新發展活力。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2.5億元,重點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對認定的瞪羚企業給予房租補貼、研發補助、銀行貸款貼息補助、展位費補助、擴大投資補助、綠色發展補助等支持,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專精特新”企業梯隊,為全區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6.支持行業領軍企業衍生整合發展。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10億元,支持在關鍵技術領域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水平處于國際領先或行業領頭地位的領軍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對列入“領軍企業跨越發展計劃”的,支持企業持續創新、引進人才、開拓市場、提升國際化水平、拓展發展空間等,充分發揮其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引領帶動輻射作用。
7.鼓勵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1億元,推動企業通過IPO、并購重組、SPAC、再融資等多渠道對接資本市場,對擬上市企業進行分階段、按進度給予400萬元獎勵。充分發揮與各交易所合作設立培訓基地作用,做好上市企業服務工作,形成上市后備企業梯隊。優先保障上市公司產業發展用地,確保每家上市公司在濱江都能擁有自己的樓宇物業。
8.推進產業國際化發展。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1億元,圍繞從事傳統貨物貿易、跨境電子商務、服務貿易等行業的外貿企業,搶抓“雙自聯動”戰略機遇,從國際市場拓展能力、國際創新研究能力、國際服務支撐體系三個方面給予支持,鼓勵企業持續擴大出口規模、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在境外展會、海外業務布局、國際品牌建設、海外貿易摩擦應對等方面給予企業全方位的保障。
9.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加快發展。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1000萬元,圍繞全區已認定的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隱形冠軍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重點聚焦全區智能物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與綠色能源五大產業生態圈,通過強化企業梯次培育、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支持加大研發投入、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十六項具體舉措,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加快發展。
(三)加大雙招雙引力度,持續增強創新發展動能
10.強化人才的引育留用。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2億元,專項用于支持人才工作,面向引進、培育人才的企事業單位和經認定的機構,突出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碳達峰及碳中和等重點領域,聚焦“315”科技創新體系和等領域和“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實施人才體制機制改革、人才雁陣格局拓展等五大行動,圍繞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為“兩個天堂”建設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
11.鼓勵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2億元,實施新一輪“5050”計劃,加大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來高新區(濱江)創新創業的扶持力度,重點引進和集聚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產業、帶動新興學科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和國際頂尖人才。對“5050”計劃的入選項目給予創業啟動資助、研發經費補助、銀行貸款貼息和房租補貼等。諾獎、圖靈獎、院士等人才領銜的項目,可給予“一事一議”,最高一億元扶持。
12.促進江北區塊高質量發展。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2億元,支持江北區塊樓宇提升服務質效,鼓勵樓宇招商、提供優質服務、招強育優等。支持江北區塊招商引資,對符合鼓勵類產業導向的科技型企業給予一定的房租、研發投入等政策扶持。鼓勵江北區塊北企南遷,鼓勵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到江南發展。進一步優化江北的營商環境,提升江北企業質量,推動江北孵化企業在江南實現產業化。
13.推動總部經濟發展。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5000萬元,加強總部企業引進培育,形成企業總部的集聚效應,推動總部企業數量穩步增加,對區內滿足條件的企業按規模型總部、研發型總部、上市企業總部、其他總部等給予分類認定,按招商引資獎勵、規模增長獎勵、營收突破獎勵、租房購房補助、發展空間保障、人才激勵、金融支持、創新資助等給予全方位支持。
(四)強化產業專項扶持,推動重點產業集群化發展
14.促進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發展。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5000萬元,立足高新區(濱江)生命健康產業基礎,聚焦生命科學、醫藥健康等重點領域發展需求,從提升產業源頭科研創新能力、推動產業項目落地建設、完善產業公共服務體系,加速藥品、醫療器械成果轉化等多方面提供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撐,致力打造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藥物、高端醫療器械核心優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命健康產業發展高地。
15.推動集成電路與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1億元,圍繞從事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產業從事重點支持領域方向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相關服務的企事業單位和經認定的機構,以關鍵芯片設計、制造為牽引,推動云、網、端全鏈條融合并進和算力、算法、數據三位一體發展,全力打造全省計算產業高地、算力成本洼地、模型輸出源地、數據共享富地。
16.推進新制造業計劃。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X億元,用于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貫徹落實數字經濟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雙引擎新發展理念,培育壯大物聯網、人工智能、通信設備、智能制造、生命大健康、新能源等優勢制造產業,做強制造業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的全產業鏈,鼓勵產業投資和技術改造,加強工業園區提升改造,加快高新區(濱江)富陽、蕭山特別合作區建設,全力打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制造業強區。
17.鼓勵發展智造供給產業。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1億元,用于培育六大智造供給系統解決問題供應商。給予重點培育企業最高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其研發投入、擴大規模、創新載體建設、人才引進和開拓市場。加快建設智造供給小鎮,鼓勵智造供給企業開拓市場,助力浙江省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18.鼓勵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4000萬元,拓展數字化服務新業態新模式,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字創意濱江品牌。聚焦技術創新、內容創新、融合創新、體制創新,提升數字內容、現代傳媒、創意設計等優勢行業首位度,拓展電子競技等文化產業發展新賽道,進一步拉高標桿、突出重點、強化引導,引育優質企業集聚,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優化文化產業平臺,加強文化金融支持,強化人才引育扶持,推進文化品牌打造,支持文化品牌出海。
19.促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1億元,圍繞從事人工智能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服務的企事業單位和經認定的機構,助力搶抓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機遇,聚焦“算力、算法、數據”三要素,進一步加大資源投入力度,推動人工智能關鍵技術研發、市場主體培育、基礎設施建設、算力數據供給、應用場景創新、人才資源集聚,形成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和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創新高地。
20.鼓勵新電商產業發展。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6000萬元,從壯大新電商產業生態、加快新電商梯隊培育、鼓勵新電商創新發展、支持新電商品牌建設、強化新電商發展保障等維度進行精準施策。按照“招引培育一批品牌電商類企業、提升提質一批傳統電商類企業、做精做優一批直播電商類企業、做大做強一批跨境電商類企業”的總體思路,努力打造新電商高質量發展集聚區。
21.促進數據要素產業高質量發展。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1億元,用于支持進入“三數一鏈”體系的數商企業及為數據要素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產業配套服務的相關企業。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主體、鼓勵企業通過“三數一鏈”體系參與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推動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和研發創新、推動數據要素流通標準體系建設和制度創新、強化數據要素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障支撐。包括重大項目“一事一議”資助、一次性獎勵、房租補貼、服務獎勵、數據集建設資助、應用場景資助、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資助、算力資助等。
(五)強化要素保障,完善全周期金融服務體系
22.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1億元,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通過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股權融資等創新型融資工具進行融資,激發創投機構、銀行、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積極性,充分發揮政府風險補償的杠桿作用,為區內科技型中小企業打造覆蓋全生命周期的融資體系。
23.保障企業發展空間。每年安排預算不少于10億元,對達到一定規模、發展勢頭良好的企業,可通過安排工業綜合體等方式優先保障發展空間,或預留發展用地待企業符合條件時啟動供地程序。
三、附則
1.本意見的具體實施意見和操作細則,由區各相關部門根據本意見制訂,報經區管委會、政府決定后組織實施。各牽頭部門應認真編制相關預算方案,規范申報、結算和兌現流程,具體實施中接受區財政、審計部門對政策落實及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和評估。
2.所有政策資助(獎勵)對象均應為財政收入級次在高新區(濱江)范圍內的單位,所涉項目須符合區鼓勵發展類重點產業導向;除有約定外,均以獨立法人計。
3.鼓勵發展類重點產業是指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文化創意、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數據要素、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4.新企業從入區年度起,一般三年內對其全部資助(獎勵)額度原則上以其三年對區貢獻總額為限,以后每年對其財政資助(獎勵)額度原則上以其當年對區貢獻總額為限。另有特殊約定的,從其約定。“對區貢獻”指企業實現的增加值、利潤總額所形成的地方財力部分。
5.同一產品、項目、標準獲得多項資助(獎勵)的,按“從優、從高、不重復”原則進行資助(獎勵)。同一獎項在低等次已作資助(獎勵)的,晉升到高等次時補足差額部分。房租補貼具體執行標準,由區管委會、政府另行制定。
6.本意見中涉及財政資助(獎勵),除直接兌現外,可按照以下方式予以兌現:(1)研發資助:對重點創新項目,可按實際研發投入最高30%予以支持。(2)投資資助:對企業銀行貸款按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給予最高100%貼息資助;新引進或新增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或1000萬美元以上重大項目,可按實到注冊資本5—10%予以支持。(3)項目資助:對重大產業化(技改)項目,可按投資額最高20%予以支持。(4)市場拓展資助:對企業在境內、外設立營銷網絡發生的經營費用,按最高不超過實際發生費用的20%、50%予以支持。
7.本意見自發布后30日施行。原區黨委[2019]25號文件廢止,其他已發文件如有與本意見不符的,以本意見為準。